Google Satellite Tour World

Google是个神奇的家伙,GoogleEarth让我看到了世界真的很奇妙,这个GoogleEarth Encyclopedia记载我所Tour的地方!

2005-11-04

世界十大机场卫星鸟瞰图

网上搜到的“世界十大机场”,但并不是国际权威机构公布的统计排名,再者近两年来,很多国家的国际机场得到翻修,很多数据又提高一个台阶。所以,网上对世界十大机场众多纷纭。此排名似乎更以客运量和繁忙程度为标准,仅此参考。
在GoogleEarth没有找到德国法兰克福国际机场(排第八位),发现的话,请告知更新。另外,对其他著名的国际机场也请提供介绍。

1、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飞机场,距离芝加哥市27公里,总共有6个跑道,并且有高速公路穿梭其中,美国所有的航空公司在这都有自己的登机口,在这里,平均不到3分钟就有一班航班起降,这里也是全球第五大航空公司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总部之一。

2、美国亚特兰大哈兹菲德国际机场:距离亚特兰大市19公里,这是世界上登机口最多的机场,共有6个航站楼,拥有将近100个近机位,这里是全球飞机数量最多的航空公司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的总部。

3、美国纽约约翰·肯尼迪国际机场:距离纽约市27公里,是世界上最繁忙的机场,她由美国达美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美国环球航空公司五大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及其他国际航空公司的一共7个候机厅组成。每个候机厅都比北京首都机场候机厅大,各候机厅之间有公路相连,形成一个长达八公里的环。他是全球第9大航空公司美国西北航空公司和美国大陆航空公司的总部。

4、英国伦敦希斯罗国际机场:距伦敦市中心20公里,是整个欧洲空中交通的中心,同时他也是世界第一大航空公司英国航空公司的总部,另外,英国米特兰航空公司,英国不列颠航空公司,英国AIR 2000航空公司的总部也在这里。

5、日本东京成田国际机场:距离东京市区68公里,是世界上离城市最远的大机场,是整个亚洲的航空枢纽,也是日本航空和全日空的总部所在地。(新建)

6、法国巴黎查尔斯·戴高乐国际机场:距离巴黎市23公里,戴高乐国际机场在设计上是一个创举,把停机坪安排在一个圆圈内,沿圆的外环建了个庞大的环形候机厅,分为24个小厅供不同航空公司使用。所以整个机场从外边看起来是个大圆盘,加油和维修装置都设在圆心。这种设计占地小,充分利用空间,而且旅客不怕找错机厅,绕着走就行了,十分方便,为后来的许多机场所效法,同时他是全球第2大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的总部。

7、美国洛杉矶国际机场:距离洛杉矶市20公里,他是太平洋上的航空枢纽,平均不到2分钟就有一班航班起降的频率使得他成为了世界上第二繁忙的机场。他也是美国联合航空公司的总部之一,另外,全球第5大航空公司美国航空公司的总部也坐落在此!

9、中国香港赤邋角国际机场:香港国际机场自1990年开始筹划兴建,1998年7月正式投入运作,前后只花了8年时间。香港国际机场造价达200亿美元,总面积1248公顷,建造机场混凝土用了100万立方米、钢筋10万吨。外貌呈丫型的国际机场客运大楼不但是全球最大的单一机场客运大楼,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公众场所。客运大楼为“智能式”环保设计,尽量善用能源。大楼楼顶是拱形设计,具有高度隔热效能。屋顶的天窗和反射器引入自然光,减少使用人工照明。旅客到达机场后,即可顺着一个方向登上飞机,其间不需左转右转,以防走失。在从客运大楼到登机的过程中,旅客一直可欣赏风景。客运大楼的天花板由139个组件组合而成,以备需要时随时改组、扩建。客运大楼占地51万平方米,有五个购物中心,其贵宾候机室是全球最大的。香港民航处预计的数字显示,香港国际机场航空客货运量2000年同创历史新纪录。全年货运量达220万吨,继续超过日本东京成田机场,可望居全球之冠;客运量为3200万人次,居亚太区第一位,全球排名第五,居于伦敦、巴黎、法兰克福及阿姆斯特丹国际机场之后。目前,香港连接全球的航点多达130个,航空公司数目达65家,2004年全年升降班次达到18万架次。

10、荷兰阿姆斯特丹斯西霍普国际机场:距离阿姆斯特丹15公里,是世界上距离市中心第2近的大型国际机场,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所在地。

2005-10-31

提奥提华坎文明(Teotihuacán)-Mexico

提奥提华坎(纳瓦特语:Teotihuacán)是一个曾经存在于今日墨西哥境内的古代印地安文明,大致上起始于西元前200年,并且在750年时灭亡。“提奥提华坎”除了是一个古文明与该古文明在今日墨西哥谷旁所建立的建筑遗迹之名外,此词也是遗迹所在的提奥提华坎行政区之命名由来,是墨西哥州(Estado de México,墨西哥的一个一级行政区)底下122个次级行政区(Municipios)之一。

历史
提奥提华坎文明起始于西元前200年左右,是个在奥尔梅克(Olmec)文明灭亡之后才诞生,约与马雅文明同期的古印地安文明。然而,不似其它古印地安文明般在谱系上的脉络比较分明,关于提奥提华坎人的起源,迄今为止仍然是尚未厘清的谜题,也没有任何人能证实该文明曾拥有文字并且留下资料记载。今日我们之所以知悉这文明的存在,除了是因为他们遗留下了巨大的遗迹可供分析证明外,一些与他们同时期的其他周边文明在典籍或绘画中提到关于提奥提华坎人的事情,也是另一个参考的关键。提奥提华坎人并不用这个名字称呼他们自己,这名字是该文明灭亡后,接著存在于此地区的后继文明托特克(Toltecs)以他们所使用的纳瓦特语(Nahuatl,一种墨西哥中部的印地安原住民语言)用来称呼前人,意指“众神造人之地”。虽然在托特克人乃至于更后期的阿兹特克时代,该古文明早已消逝无影踪,但他们仍然视提奥提华坎人曾居住过的古代城市作为圣地,也因此会有这样的称呼。
提奥提华坎人在西元前200年时出现在墨西哥中部地区,并且在西元元年到150年间,建造了一个人口约为5万的城市,堪称是整个美洲地区最早存在的城市等级之聚落。在这段期间,他们建立了一个以南北向的“亡者之路”(提奥提华坎遗迹的中心轴线)为中心的初级规模城市,建筑物主要以金字塔庙宇为主,之后城市逐渐成长各种平民使用的建筑物也建筑完成,整个城市与文明的发展在450年时达到高峰,根据遗迹的规模估计,当时提奥提华戛纳的人口可能在12万5千到20万人之间,拥有巨大的建筑、精致的壁画等文化成就,但却在650年至750年之间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没落,最后消失无踪。
根据提奥提华坎人遗留下的艺术创作判断,他们崇拜一名为特拉洛克(Tlaloc)的神明,是提奥提华坎的守护神。祂有两种不同的形象,其中男性版的特拉洛克是掌管降雨的神明,而女性版的则为掌管河湖的水神。在提奥提华坎人的绘画中可以看到许多叼著滴血心脏的神兽,因此考古学家研判该文明与其他墨西哥古文明同样,有拿活人祭献的习俗,用这方法来祭祀安抚掌管大地的神明。

Pirámide de la Luna / Pyramid of the Moon.Teotihuacan, Estado de México, México

遗迹
提奥提华坎遗迹位于今日墨西哥市东北方约50公里处,位于一个紧临墨西哥谷的小型谷地中央,它的中央有一个南北向的轴心称为“亡者之路”(纳瓦特语:Micaohtli),是一个实际上比较像是长方形广场的宽广大道。之所以这条大道被称为“亡者之路”,是因为西班牙人来到此地时,看到成群的金字塔。西班牙人由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的缘故,认为所有金字塔都是陵墓,于是把这条金字塔群中的大道如此命名。事实上印第安人的金字塔不是陵墓,而是祭祀用的。
大道的北端是月亮金字塔(西班牙文:Pirámide de la Luna),中段的东侧则有一座古代墨西哥最高大的建筑,称为太阳金字塔(Pirámide del Sol),这两座金字塔的造型类似,都是采用阶梯状的梯型叠成、正前方设置有非常陡峭的走道,其中月亮金字塔长宽分别为170米、150米,太阳金字塔的基座则为225米乘以222米,接近正方形,全高63米。太阳与月亮金字塔的塔顶在古代可能还有神庙状的建筑,但因为年代久远早已消失,只剩下一个略呈圆顶状的小丘。月亮金字塔比太阳金字塔矮一些,但由于月亮金字塔所在地势高,这两座主要金字塔的塔顶是水平的。
除了两座大型金字塔外,整个遗迹群还包含了位在太阳金字塔对面的羽蛇神(Quetzalcóatl)神庙,与一些围绕在大道周围的迷你金字塔与半地下半地上的建筑物地基。整个提奥提华坎遗迹的占地约30万平方公里,由于早在西班牙人登陆墨西哥之前,该地就已经无人居住呈现荒芜状态,因此当西班牙人征服墨西哥各民族,大肆破坏印地安原住民的建筑物建立自己的殖民地文化时,提奥提华坎反而躲过一劫安然存在到今日,而成为今日古代墨西哥文明非常重要的一个象征物,并受到各方高度重视。今天,提奥提华坎遗迹已经是墨西哥境内最受欢迎的观光点之一。


位于墨西哥城东北郊的提奥提华坎遗迹是现存规模最巨大的古印地安文明遗迹。
图中是由月亮金字塔顶端往太阳金字塔与死者大道方向拍摄
Pirámide del Sol/Pyramid of the Sun, Teotihuacan, Mexico

2005-10-30

Antelope Canyon(羚羊谷-美国)

位于Arizona和Utah的边界,美国亚历桑那州北部小镇Page附近有两个缝隙峡谷(Slot Canyon):上羚羊谷(Upper Antelope)和下羚羊谷(Lower Antelope)。羚羊谷的形成也是侵蚀作用的结果----流水的侵蚀,更是时间岁月的侵蚀。流水深入到地面下长年累月在沙土石壁上冲刷流过,形成石壁一道道的纹路,同时也造成了峡谷底部宽大,顶部窄小的景象。如今的雨水和洪流仍然在对羚羊谷产生着这种作用。缝隙峡谷是一种特殊地貌现象,峡谷位于地表下面,下完暴雨后地表的沙子和水经过峡谷流出,长时间的过程造就了峡谷内的特殊现象。峡谷高度一般在十多米左右,底部宽度从最宽的五米到半米不到。

2005-10-19

著名的桥(Bridge/Dam/Water)

1、Causeway Bridge of Louisiana
1969年,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的横跨大湖庞恰特雷恩湖(Lake Pontchartrain)2号堤道竣工,它把曼德韦尔(Metairie)和梅泰里(Mandeville)连接起来,全长38.42千米。该桥就在现在鼎鼎大名的新奥尔良,(总长24英里,其中有8英里你会只见水不见陆地,号称世界最长)

2、日本明石海峡大桥
目前世界上主跨最长的悬索桥,1998年4月5日建成通车。它跨越日本本州—四国岛之间的明石海峡,最终实现了日本人一直想修建一系列桥梁把4个大岛(本州、九州、北海道和四国岛)连在一起的愿望,创造了本世纪世界建桥史的新纪录。大桥全长3910m,主跨长1991m,桥面宽35m,设6车道;桥塔高280m,基础沉箱的直径约80m,高约70m;两根大缆各由290根高强钢索构成,直径为1.222m;总投资约40亿美元。大桥按可以承受里氏8.5级强烈地震和抗150年一遇的80m/s的暴风设计。
世界最长的吊桥日本的明石大桥於1998年4月6日剪彩落成后启用,连接四国岛与本州岛,全长3911公尺,两座主塔间的距离长达1991公尺,全部工程花十年时间,斥资一兆日圆,有抗震设施、禁得起芮氏规模八点五的强烈地震侵袭。


3、香港青马大桥自1997年5月开放通车以来,成为连接大屿山香港国际机场及市区的干线公路,不单是香港一个主要的建筑标志,更是全球最长的行车及铁路吊桥。青马大桥自1992年5月起开始兴建,1992年造价71.44亿港元,历时五年竣工,桥身长度为2.2公里,主跨长度1,377米,离海面高62米。其混凝土桥塔高206米,采用的吊缆钢线总长度达16万公里,单是结构钢重量便高达5万吨。
青马大桥除创造世界最长同类型吊桥纪录外,包括青马大桥在內的「机场核心计划」,还于1999年荣获美国建筑界权威及编辑选为「二十世纪十大建筑成就奖」得主之一,与巴拿马运河、英法海峡隧道及三藩市金门大桥等其他九項工程同享殊荣。
青马大桥联同另一条跨海吊桥——汲水门大桥——合组成为青屿干线的一部分。本港多个地点均可欣赏到青马大桥的壮丽景观,旅客亦可选择到「青屿干线访客中心」,在观景台眺望青马大桥的景致。

4、联结欧亚两洲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建于1973年,全长1560米,跨越海峡水面1074米,桥身离海面64米,各种类型的船只都可以通过,是欧洲第1大吊桥,世界第4大吊桥。

5、金门大桥 / Golden Gate Bridge

金门大桥是世界著名大桥之一,被誉为近代桥梁工程的一项奇迹。大桥雄峙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宽1900多米的金门海峡之上。金门海峡为旧金山海湾入口处,两岸陡峻,航道水深,为1579年英国探险家弗朗西斯·德雷克发现,并由他命名。

金门大桥的北端连接北加利福尼亚,南端连接旧金山半岛。钢塔耸立在大桥南北两侧,高342米,其中高出水面部分为227米,相当于一座70层高的建筑物。塔的顶端用两根直径各为92.7厘米、重2.45万吨的钢缆相连,钢缆中点下垂,几乎接近桥身,钢缆和桥身之间用一根根细钢绳连接起来。钢缆两端伸延到岸上锚定于岩石中。大桥桥体凭借桥两侧两根钢缆所产生的巨大拉力高悬在半空之中。

钢塔之间的大桥跨度达1280米,为世界所建大桥中罕见的单孔长跨距大吊桥之一。从海面到桥中心部的高度约60米,又宽又高,所以即使涨潮时,大型船只也能畅通无阻。金门大桥包括从钢塔两端延伸出去的部分,全长达2000米,大桥的桥面宽27.4米,有6条车行道和两条宽敞的人行道。大桥的设计者是工程师约瑟夫·斯特劳斯,人们为纪念他对美国作出的贡献,把他的全身铜像安放在桥畔。铜像形象生动,神情自若。金门大桥于1933年动工,1937年5月竣工,用了4年时间和10万多吨钢材,耗资达3550万美元。整个大桥造型宏伟壮观、朴素无华。桥身呈硃红色,横卧于碧海白浪之上,华灯初放,如巨龙凌空,使旧金山市的夜空景色更见壮丽。

6、死海 / Dead Sea

世界著名的大盐湖。纵列于西亚约旦和巴勒斯坦地区之间,南北狭长,约80公里,东西宽约5~16公里,面积1049平方...东岸有利桑半岛突入湖中,将死海分为南北湖盆。北部面积780多平方公里,最大深度约400米,为世界陆地最低处。南面平均深度不到3米。

7、胡佛水坝Hoover Dam

胡佛水坝位于93号洲际高速公路上,内华达州及亚利桑那州的西北部交界处,拉斯维加斯东南约40公里。始建于1931年,落成于1936年。胡佛水坝以美国第31任总统赫伯特 胡佛[Herbert hoover]命名的。它是一座拱门式重力人造混凝土水坝。坝高220米,底宽200米,顶宽14米,堤长377米。这样巨大的水坝在世界上是不多见的,它宛如一条巨龙盘卧在大地上,显得十分威武。

8、直布罗陀海峡 / Gibraltar Strait

直布罗陀海峡 (Strait of Gibraltar) 是位于西班牙与摩洛哥之间,分隔大西洋与地中海的海峡。直布罗陀海峡位于欧洲伊比利亚半岛南端和非洲西北角之间,西起欧洲行拉洁尔加角和非洲斯巴特尔角之间的连线,东至直布罗陀市和阿尔米纳角的连线,全长约90千米。海峡西宽东窄,最宽处43千米,最窄处仅13千米;最浅处水深301米,最深处水深1181米,平均深度约375米。在地质构造上,海峡南北两岸山地原相联结,同属阿尔卑斯褶皱山系,第三纪末和第四纪初断裂下陷,海水浸没,形成海峡。

莫斯科Moscow(欧洲Europe)

莫斯科电视塔(The Ostakinoto Tower of Moscow,奥斯坦金电视塔)
1974年以前世界第一高塔是苏联莫斯科的奥斯坦金电视塔,高533米,圆形钢筋混凝土的高塔。

莫斯科克里姆林宫 / Kremlin Palace Moscow (pictures, maps)
有著名的St Basil's Cathedral,Red Square,列宁墓等

A space shuttle( 莫斯科科学院的一架航天飞机,具体是哪架,还没有Google到,谁知道请告知)

2005-10-18

意大利Italy(欧洲Europe)

梵底冈 / Vatican City
  著名的Vatican City梵蒂冈城是罗马教廷所在地,是由教皇统治的国家,位于意大利罗马城内,面积只有109英亩(约180平方公里),可谓是世界上最小的独立国家。

威尼斯Venezia(Venice
著名的水城,位于意大利东北部亚得里亚海岸,从5世纪至10世纪,是拜占庭帝国(东罗马帝国)的一个诸侯国。1381年战胜热那亚后,威尼斯在地中海和亚洲的贸易中,成为欧洲最重要的海上强国。16世纪威尼斯衰败,并于1797年割让给奥地利。1866年成为意大利的一部分。
威尼斯由118个岛和400多座各种各样的桥梁组成市区,市内有170多条纵横交错的大小河道。整个城市犹如浮在海面上一样。

意大利 / Italy
罗马 / Rome-
斗兽场 / The Colosseum (Coliseum)

公元72年由维斯帕基安(Vespacians)命令动工,80年由其子台特斯完成。圆形竞技场并非正圆形,周长约7公尺,高57公尺,四层楼的三楼以下皆为拱门式建筑,其装饰性式样由下往上依序是多利安式、爱奥尼亚式和科林斯式。外墙最上层竖有旗杆,穿上绳子就能张起巨大的篷顶,变成不受天候影响的全天候竞技场。场内的观众席约有4万5千人,加上站位约可容纳5万人。传说Tryarus大帝的达西亚纪念日共动员了斗剑士一万多人,被杀死的动物达一万头以上。圆形竞技场使用了三百年以上,公元405年Onovius大帝下令废止这种残酷的格斗,竞技场才逐渐开始没落。

法国France(欧洲Europe)

法国 / France
-艾菲儿铁塔 / Eiffel Tower



- 凯旋门 / Triumph Gate

希腊Greece(欧洲Europe)

雅典 / Athens
奥林匹克村 / Olympics (拍摄时还没有竣工)

卫城 / Acropolis (map) (找来一张卫城的平面图)




2005-10-15

Penpal Friend's Home


具体地址:
800 Alexander Road Apt# ***-*
Cayce, South Carolina 29033
United States